日期: 3/6
時間:10:00 – 11:30 (第一節)/ 11:30 – 13:00 (第二節)
地點:坑口鄉事委員會會議室(將軍澳坑口道一號)
開幕嘉賓:成漢強先生(坑口區鄉事委員會主席)
主講:葉德平博士、邱逸博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這是計劃的第一波,坑口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成漢強先生親自到場作揭幕歡迎致詞,並簡介了坑口各村、鄉委會和活動情況,並預祝一年旳活動成功。
接著,葉德平博士主講「圍名歌和村落文化簡介」概括講解了客家人的歷史和圍名歌的概念。最後,邱逸博士講解了「甚麼是口述歷史」,為同學打下了歷史探索的基礎。
當日有27名市民出席,坐在前排的劉小姐覺得「之前對香港非物質文化及保育知之甚少,也素不關心。課程讓我看到香港的另一面,歷史和故事的一面。期待走進『圍名歌』中的村落,錄找遺失的人、事、物。」
而住在天水圍,坐了兩個小時巴士來聽講座的黃同學說:「歷史好像離我們很遠,但在講座裏,我就像活在歷史當中。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歷史。雖然還沒進入坑口的村落,但經老師講解下,坑口不只是一個地鐵站,是見證香港歷史的要角。香港人認識香港歷史大概從英接管這個漁港開始,事實上那已經是一個後期的歷史部分。而客家人,早在三百年前,香港還是農業原生態就聚居於西貢坑口一帶,開山劈石,置地安居。在經歷歷史的變遷,客家人到現在還保留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活文化,『麒麟』就是一個代表,雖然坑口已現代化,但環境的氛圍仍然是活生生的歷史。」
對歷史文化興趣甚濃的馮先生說:「邱博士和葉博士的講解,使我獲益良多。當中講授的訪問技巧和口述歷史的實踐,可使我一生受用,幽默風趣的講解,更令我專心一致受教,氣氛不沉悶。」
香港歴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羅子健老師和理事劉國輝老師簡介整個計劃及村落採訪安排,參加者都甚有興趣參與。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