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

(1)消失中的客家文化──茅坪

古道歷史文化考察之旅 《圍名歌》(又稱《竹枝詞》,是香港的古詩歌,由清末塾師許永慶所作,至今已流傳百年)屬於香港「非物產文化遺產」項目;而「茅坪古道」是西貢通往瀝源(即今沙田一帶)的重要陸路通道。本會從瀕臨失傳的客家歌謠,考證出茅坪古道五村的人文風貌,並構建了這一條文化路線。路線歷經舊時五村;該五村曾因古徑而繁榮起來,可是隨着公路的修建、馬鞍山礦場的停產,逐潮沒落,現只剩下當日遺址。行走這條古道,除了能感受《圍名歌》百多年的人文情懷,更能親身考察當日五村遺址,認識香港昔日曾一度輝煌的馬鞍山礦場。

(2)「舞麒麟」文化考察

「舞麒麟」屬於香港「非物產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農曆年初三,本會帶領會眾考察了西貢孟公屋村與沙田大水坑村的麒麟互訪活動。這項活動極富歷史性,是一項已承傳三百多年的文化活動。

(3)客家圓籠茶粿考察團

「客家茶粿」屬於香港「非物產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1月底,即農歷新年之前,本會與西貢鹽田梓村傑仔合作,舉辦了「客家圓籠茶粿考察團」,帶領二十個本地年青人,用一日一夜的時間,製作了一個直徑兩呎(60公分)的的客家傳統圓籠茶粿。其後,更在農曆年初七,在西貢墟派發給西貢坊眾,讓他們回味一下兒時的柴火圓籠茶粿。

(4)西貢鹽田梓考察

「客家鹽田」與「鹽田梓主保瞻禮」同屬香港「非物產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5月1日,即五月第一個「主保瞻日」,本會帶領會眾參與了「鹽田梓主保瞻禮」,並實地考察了香港碩果僅存的鹽田。期間,還考察了鹽田梓的澄波學校、聖約瑟小堂等1,了解這一條「香港第一條天主教村」的歷史。

(5)沙田小瀝源村添燈考察

「紮燈慶添丁」是沙田小瀝源村的傳統,香港「非物產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元宵節,本會考察了這項難得的文化活動。會眾在本會安排,與紮燈師傅吳水勝(水叔)訪談。這項工藝在香港已面臨消失之虞,故極需要本地大眾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