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梅窩

〈街知巷聞:梅窩神話,本來自成一國〉 明報 2016年6月26日

 

【明報專訊】梅窩,本來是一個神話。
雖然遠離內陸,梅窩早在宋朝已有人聚居,村落成群,人們產鹽、耕種、捕魚,自成一國;至一九五○年代才有碼頭,本來只與長洲來往的梅窩,開始與港島有頻繁來往,人口高峰時有二萬,直至九十年代初,夏天的銀礦灣沙灘,仍然滿是來自巿區的香港人——曾幾何時,對於香港人來說,離島只有長洲和大嶼山,而梅窩就等於大嶼山。
但自東涌線通車,梅窩神話幻滅了,大嶼山剩下東涌、昂平、機場,第十五代原居民甘水容說,這一代人大概已把梅窩遺忘了,他在大嶼山的發展諮詢文件裏,幾乎找不到「梅窩」的蹤影。
那對鞋,一年出門一次
甘水容出生在日軍剛剛撤走的時候,未有小輪來往梅窩,陸路嶼南路未打通。他說,生活在梅窩,幾乎足不出戶,一年才乘街渡去長洲一兩次買日常用品,所以那時候特別珍惜自己的一對鞋,上學下課都赤着腳走路,鞋一直掛在頸上,只在踏進課室前,才把鞋穿上。他後來輾轉到了外國讀書、移民加拿大,近十年回流香港,決定搬返梅窩祖屋,用了五年時間蒐集梅窩歷史,最近與邱逸博士寫成《梅窩百年》。
由打漁鹽田到榕樹頭燒肉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大概是梅窩的黃金期。戰後發展迅速,甘水容說,那是個自給自足的年代,農民耕種、漁民捕魚,伍仙橋附近的早上,漁民擺檔賣魚獲,後來陸續在這裏落腳的難民也投入生產,耕種競爭大,就引入豬苗,於是有了梅窩馳名的榕樹頭燒肉。
不過,一切已經墮落。八十年代,政府在梅窩興建公屋銀灣邨,將原本聚居了漁民的鹽田棚屋拆遷,連帶巿集涌口街的一邊商舖和平房都剷平了,變成遊樂場。巿集不成巿集,沙塵滾滾,榕樹頭旁的商舖現時七零八落。九八年,東涌線通車,甘水容說,村民陸續外遷,巿區的人到大嶼山會先到東涌,早已忘記了梅窩。
不獲認可的兩條村
而在這個被遺忘的島上,原來還有兩條被遺忘的村落。「政府不承認這兩條是正式的村落。」
一八九八年,英國與中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為了確認租地前已在新界定居的人的身分和土地權益,政府除了到村落登記原居民身分,亦登記了一八九八年或以前已存在的鄉村,編成《認可鄉村名冊》。正式的鄉村,皆有一個官方認可的居民代表,「在鄉村的事務上,沒有居民代表,就沒有了話語權。你想村裏申請鋪路,政府不管,同樣,政府若要建一條路,穿過你的村,你也沒有權利說不」。現時冊上的梅窩,共有十二條鄉村,包括涌口、鹿地塘、大地塘等,當中以鹿地塘為最古老的村,在四百年前已出現。不過,甘水容說,梅窩還有一條村叫做「舊村」,與鹿地塘建村的時間相若,但舊村的身分沒有被官方認可。「舊村發生過一場瘟疫,當時的居民為了避禍,搬到鄰近的村莊,後來政府在登記鄉村,發現舊村沒人居住。即使後來原居民遷回,都沒法子追認了。」另一條同樣命運的村落,是橫塘村,甘水容說,橫塘村的位置偏離其他村落,當年賊匪為患,村民為保安全,也搬到其他村落居住,登記鄉村之時,橫塘村只剩兩人。「現在有一條村莊也在邊緣,萬角咀雖然是認可鄉村,但現在只有五人,無法選出居民代表。」
宋朝 已有人產鹽 海水有入無出
梅窩的村落,最早在約四百年前的明朝出現,但根據《史典》記載所推論,宋朝已有人在梅窩產鹽,即是有至少一千年歷史。梅窩的鹽田,位置在現今從碼頭走到銀礦灣時必經的伍仙橋附近,有說這個鹽田形狀似布袋、漏斗,加上有堤壩分隔,海水有入無出,是產鹽的好地方。宋慶元年初,長期被欺壓的大嶼山鹽民爆發起義,官兵殘害鹽民,鹽田開始被荒廢,堤壩亦日久失修。一九五○年代,有商人發現鹽田下有玻璃沙,可用來生產玻璃,至六十年代,大量漁民湧到梅窩,鹽田成為避風港,搭建有漁民的棚屋,高峰時鹽田住了二百個漁民,當時的梅窩還有兩間小型船廠。戰後出生的甘水容說,雖然鹽田早已荒廢,停止產鹽,但小時候仍見過鹽田上的白光閃閃。
二戰 銀礦灣海灘 日軍大屠殺
梅窩海灘,又叫銀礦灣海灘,一九五○至七○年代是香港人常去的度假勝地。海灘長六百米,夏天總堆滿一家大小,當時的酒店「海屋」負責人,在夏季來臨前會聘請木店在海灘上安裝木架帳篷,內置更衣間、休息間,租給泳客。甘水容說,這個香港人熟悉的海灘,在日佔時期其實發生過屠殺。
村長當眾被殺頭
一九四一年聖誕,香港投降後,翌年日軍就開始進駐大嶼山三地,當中包括梅窩。當時的梅窩,本來正值發展階段,人口增多,島上村民埋首籌建學校、基督教購地建教堂,不過都因為香港淪陷而停止。一九四五年,大嶼山的游擊隊非常活躍,先後襲擊東涌和牛牯塱的日軍,駐守梅窩的日軍開始佔用三十年代興建的銀礦灣酒店「海屋」,作為指揮之地。不久,梅窩的游擊隊與日軍激戰,日軍死傷十多人,遷怒於梅窩村民,傍晚殺入村落,大部分村民逃至後山,不少婦孺中槍倒地,還有部分沒有逃走的村民,則被搜捕至海屋空地毒打。日軍被襲,認為村長有責,捉走多名村長當眾殺頭,屍首被埋在海灘裏;被懷疑串通游擊隊的村民,則跪在挖好的深坑之中被槍殺。日軍投降前,在梅窩共殺三十多人,另外有幾十個老弱婦孺被迫露宿荒野餓死,梅窩集中營裏則有約二十人被虐待致死。
戰後 海陸路打通 人口急升
戰前,梅窩人口雖然上升,但地理上仍然與世隔絕,梅窩人甚少到港島,只一年幾次坐街渡到長洲購買日常所需。直至油麻地小輪公司開業後,渡輪亦只由港島到長洲,梅窩人要出港島,要先乘街渡到長洲,再轉小輪到港島。一九四五年,小輪公司終於開辦航線到梅窩,雖然每日僅一班,而且沒有碼頭,乘客要在靠近梅窩的海中央再轉駁艇到岸上,但水路總算是打通了。
戰後的梅窩,百廢待興,大量移民湧至,當時的梅窩因此出現多條新鄉村如菜園村、下村塱、萬角咀等。甘水容說,雖然梅窩相對偏遠,但不少曾在巿區逗留的難民無法維生,新界農地又大多是家族勢力範圍,於是輾轉來到梅窩,在梅窩向村民租田建屋。因此,五十年代,小輪陸續增加班次,村民亦開始籌建碼頭。同一時間,政府在大嶼山興建石壁水塘,闢出嶼南路貫通梅窩與大澳,途經貝澳、長沙、塘福,北至東涌。大嶼山居民自此來往更頻繁,六十年代,開始有巴士在大嶼山行駛。
80年代 拆棚屋拆市集 梅窩衰落
在銀礦灣酒店前,有一個落成不久的遊樂場,四邊圍着欄杆,探頭看進去,遊樂場空無一人。甘水容說,這個位置,以前建有棚屋,棚屋背後是一座座平房,地下經營店舖,這條涌口街,戰後一直是梅窩人日常聚集之地。五十年代,梅窩唯一的米商「年豐」就在此開業,當年這裏成為村民以物易物的交易站,農民會以蔬菜、豬肉,甚至地契來換取生活所需。除了米舖,涌口街還有雜貨店、豬肉檔、飲茶的地方,他記得,涌口街由早上六時開始熱鬧,至下午一時,店舖陸續關門,然後商販會開始一起清洗街道,「那時候,大家都把這裏看待成自己的地方,人人都會幫忙把這裏打理好」。八十年代,銀灣邨落成,政府遷拆棚屋,連帶岸上的平房都拆掉,涌口街兩旁的店舖,一邊被填平建成遊樂場,一邊是丟空的店舖,現在,原本熱鬧的涌口街榕樹頭都堆了廢料,梅窩人喪失一個聚首的巿集。及後,機場落成,東涌線通車,居民外遷,人們到大嶼山都不再以梅窩為入口,人口只剩高峰時的兩成。
變天!已被納入開發計劃
但說梅窩已被遺忘,實不盡然,至少今年初梁振英於施政報告鋪展的開發計劃,東大嶼山包括梅窩,將與北部一同開發為房屋、商業發展,成為2030年後長遠供應來源,預計最終人口將升至100萬,當中核心部分的東大嶼都會所涉及中部水域人工島研究,東大嶼都會包括在交椅洲一帶填海600至800公頃建人工島,並連梅窩、喜靈洲發展,可以容納30萬至70萬人口。社會就是否及如何開發大嶼山存在爭議,計劃一旦成事,難保會為梅窩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未知這幅度的注視會否為擁抱好山好水世代定居此地的原村民所樂見。

〈從老村荒牛人 看梅窩百年變遷〉 香港商报 2016年 06月 19日

梅窩,偏居香港一隅,旅人行色匆匆逗留,最易被其寧靜質樸打動。而頂有趣的,大概是那里的牛,成群結隊,清晨會在海灘邊上悠镕栖息,傍晚的暮色里,又和行人一起走在歸家的路上珥珥在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學者邱逸博士眼里,梅窩曾經是一塊避開城市煩擾的郊外寧靜之地,而現在,「荒涼得似乎只剩下牛」;梅窩規劃及發展關注委員會主席甘水容博士則對這些荒牛飽含感情。最近兩位合作之書《梅窩百年-老村、荒牛、人》出版,介紹了梅窩牛之行為習性和身世,并以此為切入點旁及當地各條古村,以有趣的角度敘述梅窩百年之變遷。香港商報記者若笑

梅窩宋代時已立村?

梅窩位於大嶼山東岸,史籍記載南宋時期已有人聚居成為村落,古名「梅窠」、「梅葦」或「梅蔚」,此名稱曾出現於南宋末年。相傳宋帝昺曾把梅蔚這個地方做過行宮,以其言相近,史家疑即是今日之梅窩。

甘水容先生是梅窩原居民,祖居梅窩超過15代,自小在梅窩受教育,完成高小階段,則出外升學及往外國留學。他說自己受先師何允老師影響,長時間追尋梅窩歷史事蹟,有見坊間多本有關梅窩史跡書籍,內文記載梅窩實况有限,亦有少量偏頗,遂花5年時間蒐集史料,并與香港史學家邱逸博士合作,寫成《梅窩百年-老村、荒牛、人》一書。

關於梅窩宋代已立村,頗具說服力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出土一塊方形石碑「食邑稅山」。當時由港大羅香林教授和何允先生帶同梅窩學生,在涌口南岸發掘,高約一尺多,是一個四方型石碑,石碑頂部刻上「李府」二字,而石碑四面皆刻有「食邑稅山」4個大字。羅教授考證,「李府」應是南宋理宗時期的李文簡。

而為行山人士熟悉的南山古道,長約3公里,據考,此古道有400餘年歷史。甘水容先生指出,從石塊的年份,到挑選石塊之嚴格,再到排列方式,斷定古道非一般平民使用,乃達官貴人專用。至18世紀中葉,古道成了大嶼山南區居民(水口、塘福、長沙、貝澳)往來梅窩唯一通道,當時因梅窩位於較有利位置,已有商店,每逢節令更成為市集,南區居民從古道步行2至3小時到梅窩購物。村民往來梅窩頻密,古道聯通兩區,村民間了解更深,通婚愈多。可以說,在現代公路建成前,這條古道成了兩地村民交往的血脈。

非貧瘠小漁村這麼簡單

追溯梅窩的歷史,邱逸博士說不要受殖民史觀的限制,「1842年的香港,港島住了7000多人,但整個香港人口已近10萬。那時的大嶼山也不是一個小漁村,它有漁有農,也有早期三大行業之二鹽業和種香。」他解釋,香港盛產香樹,通稱莞香,這香料來自香樹的液汁凝結而成固體,當時是香料的原料,用在熏衣、熏室之用。「香港的名字是怎麼樣來的呢?就是這個莞香。」此外,大嶼山產鹽有2000多年的歷史,宋代記載大嶼山產鹽的地方包括大澳、梅窩、大嶼南等地。而香港第一波大規模移民是康熙年間的「復界」期間。邱逸介紹,康熙22年(1683),清朝平定台灣,頒布「復界令」,香港因海禁而遠離海岸線的百姓又回歸祖地。不過,經數十年的「遷界」禁令,使得原居民人口劇減,田園荒廢。這時,清朝致力於招民開墾軍田,原居梅州、潮州、惠州地區的客家人則紛紛走出山區,進入香港地區,其中便有不少移民進入梅窩,數十年間,大嶼山的村落由4座增加了10來座。邱逸對梅窩的回憶,說之前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或更準確地說是在港鐵東涌線建成前,「那是一塊要乘兩個小時船,可容三五知己露營、燒烤、踏踏自行車,避開城市煩囂的郊外寧靜之地」,他說喜歡梅窩,「那里有山有河有沙有海,模樣多變,層次豐富,走遠點,還有鳳凰山和大澳,一天之內,可兼得仁者和智者的樂趣」。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梅窩銀礦灣海灘是香港市民最熟悉就喜愛的泳灘之一,亦是港人度假勝地。不過至1998年,東涌線通車后,梅窩交通要道地位不再,人們說起大嶼山就似乎只剩下東涌、昂平和大澳,至於曾盛極一時的度假天堂梅窩,卻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這些年來,梅窩好像荒涼得只剩下牛」。

白銀鄉文武廟:梅窩文武廟位於梅窩白銀鄉,根據數據顯示,為本港最古老廟宇之一,建於明朝萬历年間,大約是1573年至1620年,擁有400多年歷史。文武廟面積雖小,但規模頗為完整,供奉文帝文昌帝君及武帝關聖帝君。每逢農历五月十三日,村民便會到廟宇欣賞大戲及吃飯。